Featured Post

视同缴费——养老保险缴纳者再次缴纳的“特殊人员退休金税”

当前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正经历深刻变革,但一个核心的争议焦点始终未曾完全消弭: “视同缴费”所产生的养老金责任,究竟应由谁来承担?这不仅仅是一个精密的财务核算问题,更深层次地触及了社会公平、政府公信力以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长期健康运行。 视同缴费:被转嫁的历史责任 在2014年养老金...

2025年7月1日星期二

视同缴费——养老保险缴纳者再次缴纳的“特殊人员退休金税”

当前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正经历深刻变革,但一个核心的争议焦点始终未曾完全消弭: “视同缴费”所产生的养老金责任,究竟应由谁来承担?这不仅仅是一个精密的财务核算问题,更深层次地触及了社会公平、政府公信力以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长期健康运行。

视同缴费:被转嫁的历史责任

在2014年养老金并轨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和相关国企事业单位直接支付,个人无需缴纳养老保险。他们作为当时的“原支付义务单位”,承担着全部的养老金供养责任。然而,当改革将这些人员纳入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时,对于其改革前的“视同缴费”年限,财政和原单位并未向基金进行足额的、真实的补缴

这种处理方式,在客观上导致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视同缴费空账”。这意味着,目前由企业和所有在职职工(实际缴费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仅要用于支付自身群体退休后的养老金,还需承担一部分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本质上是将原本属于财政和原单位的历史责任,变相转嫁给了当前的养老保险缴费者。而这些费用,全体国民之前已通过纳税的形式予以支付。现在让普通的企业养老保险的缴费者再次承担财政及国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支付义务,本质上是在向企业养老的缴费者再次征收一笔“财政供养人员养老金税”。

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支付义务

要真正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区分养老金制度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支付义务:

1. 实际缴费养老金:基金支付,责任清晰

这部分养老金对应的是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所有企业职工实际缴纳了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其支付责任由养老保险基金承担,基金的资金来源于企业和个人的规范缴费,并辅以投资收益。这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的体现,也是社会成员之间互助共济的体现。这部分责任归属明确,逻辑清晰。

2. 视同缴费养老金:原支付义务单位的强制性责任

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改革前形成的“视同缴费”年限,其所对应的养老金支付责任,应明确归属于当时的“原支付义务单位”,即财政和相关国企事业单位。这并非是为他们增加新的财务负担,而是要求他们继续履行其原本就存在的、且从未被免除的支付义务

换言之,财政和原单位应每年向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一笔专项资金,用于补齐“视同缴费”所产生的本金和相应的利息,或者直接用于支付视同缴费年限所对应的养老金。如某退休人员,实际缴费10年,视同缴费30年,总缴费年限是40年,则其养老金的支付义务是,养老保险基金支付1/4,原养老金支付义务单位需要支付3/4。我们根据实际缴费与视同缴费年限的比例,来分配各支付义务机关的支付比例。这笔资金是对过去责任的清算,是用于填补历史遗留的“空账”,确保基金来源的纯粹性和公平性。它应当有明确的核算依据和独立的资金来源,例如可以考虑从国有资本收益中划转,或者通过专项财政预算列支。

财政补贴的性质辨析:福利而非责任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行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日常补贴,与履行“视同缴费”的历史支付义务,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事件

  1. 履行原支付义务(填补“视同缴费”空账):这是一种强制的、义务性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笔钱是用于偿还财政和原单位在双轨制时期未实际缴纳的“历史欠账”。它是建立在公平和责任基础上的制度性补救。
  2. 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日常补贴:这更多可以视为一种福利性的、调节性的支持。它体现了国家作为社会保障最终兜底者的职能,以及在宏观层面平衡基金收支的需要。这种补贴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基金运行情况进行调整,理论上可以多给、可以少给,甚至在基金运行极其良好时可以不给。它不应被混淆为对历史欠账的偿还。

重塑公平:直到最后一个“视同缴费”者离世

这种由原支付义务单位支付“视同缴费”养老金的模式,应当持续到改革之前最后一个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去世为止。这标志着一个明确的过渡期终点,意味着当所有历史遗留的责任都由其应承担方消化完毕后,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统一、公平、可持续

只有当财政和相关国企事业单位真正地、持续地履行其对“视同缴费”的强制性支付义务时,才能消除当前制度中“重复征税”的实质不公,重建社会对养老金制度的信任。这将使每一位缴费者确信,他们的贡献将公平地惠及自身,而非被用于填补本不属于他们的历史责任。这不仅是财务上的精确,更是社会正义的体现,是回归养老金制度本源,重塑公平基石的关键一步。

2025年6月24日星期二

政策的制定,不能只丟包袱,不担责任——兼论养老金并轨时视同缴费应当由财政补缴

近年来,中国养老金并轨改革的推进,无疑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中的一大步。它试图打破长期存在的养老金“双轨制”,旨在实现制度公平,让所有劳动者在退休后能享有统一的养老保障。然而,在这场宏大而复杂的改革进程中,公众,特别是广大企业职工,却普遍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不公平”。这种不满的核心,正指向政策制定者“只想着丟包袱,而不想着担责任”的质疑。

2025年6月17日星期二

America's World, the World's America!

 

Friends, Fellow Americans! How are you doing?!

(Energetic opening music, lights flashing, interacting with the audience)

Today, I stand before you not to repeat the mistakes of the past! I stand here to look forward to a brighter future! A future that belongs to us, to all Americans! A future of "America's World, the World's America!"

2025年6月13日星期五

重建民國(蔣介石重回1936)第六章:南京风暴


一、紧急召开的国民政府会议

19361212日凌晨,南京总统府内灯火通明。

随着西安传来惊天动地的消息,南京政府高层迅速集结,召开紧急会议。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会议厅,气氛异常凝重。何应钦、陈诚、张群、孔祥熙、宋子文、汪精卫、孙科等人悉数到场。蒋介石的座位空着,但他的存在却压在所有人心头,让整个会议室笼罩在一片不安之中。

何应钦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各位,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委员长在西安被扣,张学良和杨虎城公然叛乱,这是国民政府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政变事件。现在,我们必须决定南京的应对方案。”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我们必须立刻调动中央军,出兵西安,营救委员长!”

陈诚点头附和:“何部长说得对,张学良擅自扣押委员长,这就是赤裸裸的兵变!如果此事不立即平息,其他地方的军阀会怎么看?国民政府的威信何在?”

重建民國(蔣介石重回1936)第五章:一纸通电,天下皆惊

一、囚室中的较量

19361212日,西安,临潼华清池

寒风透过窗棂,吹进这间曾是全国最高统帅驻足之地,如今却成了一间囚室。

蒋介石坐在椅子上,神色冷峻,目光深邃,望着眼前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尽管形势已然逆转,他仍然保持着惯有的沉默与威严。

张学良望着这位曾经的总司令,心中百感交集。曾几何时,他对这位导师一般的领袖充满尊敬,愿意追随他的步伐,如今却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逼迫他做出抉择。

委员长,我最后再问一次——”张学良缓缓开口,语气坚定,全国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您为何仍执意剿共,而不愿联共抗日?

2025年6月12日星期四

調教AI,寫高考作文:


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我爱这土地》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歌者:生命对美好向往的诗意呐喊

通過多輪調校,GEMINI AI終於寫出了一篇滿足要求的作文。具體調教過程,請參閱下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我爱这土地》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歌者:生命对美好向往的诗意呐喊

在时代洪流与个体命运的交织中,人类精神如何抵御重压、寻求表达?我以为,这便是我们所追寻的“歌唱”——它并非仅指声乐之美,而是生命对美好生活的炽热向往、对公平正义的庄严呼唤、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沉担当。它具象于困境中挣脱、压抑中坚守、牺牲中升华,以其独特方式发出光热、传递力量的内在驱动与外在彰显。 从欲言又止的挣扎,到冲破藩篱的呐喊,乃至献血为墨的赞歌,无不诠释着这种“歌唱”的深刻内涵与崇高境界。

2025年6月11日星期三

公共政策,普通人能否发声?

在当今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摆在我们面前:公共政策,普通人不要发声?

首先,我们得承认,公共政策往往涉及复杂的专业知识和宏观的社会考量。一些人认为,普通人缺乏专业的政策分析能力和全面的信息掌握,发声可能会带来混乱和误导。就拿城市规划来说,专业的规划师们需要考虑土地利用、交通流量、环境影响等诸多因素,而普通人可能仅仅从自身的局部利益出发,提出的意见未必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

你购买一件价格46元的东西,支付给营业员50元,营业员找你4张1元的,这是逻辑。而你支付给营业员一张50元和一张1元,营业员找你一张5元的,这就是辩证法的应用。

 你购买一件价格46元的东西,支付给营业员50元,营业员找你4张1元的,这是逻辑。而你支付给营业员一张50元和一张1元,营业员找你一张5元的,这就是辩证法的应用。

笑不活了!我在某美买电脑,顺手“买”了个电磁炉和压力锅?

 编辑于 2016-6-5 17:51

这是我2016年,在当年某著名的家电品牌连锁店购买电脑的不愉快的购物经历。我想,这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对当今天的实体店老板应当有相当的警示意义。反正自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光顾过该品牌实体店,而是转京东自营,包括电脑,洗衣机,冰箱等大件电器。

当企业深陷资金泥潭、管理混乱时,往往会导致一线员工为了生存而采取短期行为,这些行为反过来又会加剧消费者信任流失,使得企业“自救”之路更加艰难。一个健全、透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是任何零售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失去消费者信任,再好的转型策略也难以奏效。

2025年6月10日星期二

荆州记忆

 娇儿,

展悦!

一切都还好吗?再过几天就是农历九月二十四了。那是你十七岁的生日。虽然你我一个在荆州,一个在五峰,七年的时间没有相见,但我还是要向你发出生日的祝贺,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那一声声生日的祝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七年就过去了,再过八个月就是八年,八年,很快。我们已经不是七年前的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取而代之的是,你明年高中毕业,我后年参加高考,现在的我们都在为考试挣扎,我们都很忙。

我们八年前相识,一年后分开,然后是四年音讯全无。其间收到过你的一封信,可惜现在找不到了,但信得内容现在都还记得清晰,你问我从二年级直接升到四年级学习是否跟得上,你说那是你第一次写信,让我看完了就烧掉。我给你回信了,或许是地址错误你没有收到。后来父亲告诉我,那封信你没给任何人看,包括你父母都没从你手中抢去,你抱着它直到它安全地进入信封钻进邮筒才肯松手,信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永远的迷。

辩证唯物主义不是诡辩

 辩证唯物主义与诡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逻辑和方法论体系。以下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1.基本性质不同

  •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张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矛盾,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它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性分析,讲求逻辑性和科学性。
  • 诡辩:是一种以貌似合理的逻辑掩盖真相的论辩方式,通常利用语言技巧或逻辑漏洞来误导对方,目的是达到混淆视听或自我利益的目的,缺乏真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新六国论·川普版

 (依苏洵《六国论》原文结构,仅改数字)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美。赂美而力亏,霸权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美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列国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美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今岁献万亿,明岁输千亿,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关税之剑又至矣。然则诸侯之金有限,美帝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制度性问题要制度性解决,评家属取现的合理诉求与银行的法定职责

        前言:银行错了吗?没有。公证处错了吗?没有。家属错了吗?也没有。那么人死在银行,到底是谁错了?

本人综合各种消息,认为事情的真相是,医院已经告知家属老人已经时日无多,已经没有治愈的希望,就在这两天。家属发现老人名下还有大量存单存款,如果不在老人生前取出来,将来必须走遗产公证流程,耗时耗力耗财。

本人在公证处见过做遗产继承公证的,当事人跑公证处很多次,每次都可以发现新的依法享有继承权的人。就跟已经大量报导的,独生子女无法享有父母财产的完整继承权,七大姑八大姨都有部分继承权。

在表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最终推动力这一基本原理上有所不足。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表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最终推动力这一基本原理上有所不足。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然而,在《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中,这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似乎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人民群众是“背景”而非“主体”:
剧中的人民群众,如大风厂工人、受拆迁影响的居民、上访老百姓等,更多地是作为被动的受害者或事件的背景而存在。他们的苦难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引子,是高层官员进行反腐斗争的“名义”,但他们本身并没有展现出组织起来、主动抗争、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

2025年6月6日星期五

公众无需为违法犯罪行为尽提醒义务:谁的过错,谁承担

最近一些現象,特别是“偷吃农作物中毒反要求被盗者赔偿”的案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这些判决让人们感到困惑:难道守法公民还要为违法者的不法行为负责? 我们必须明确:公民没有义务为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设置提醒或提供“安全保障”。因自身的违法犯罪行为而造成的损害及扩大的损害,主动实施违法行为的人,或其依法应承担责任的监护人,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走出狭隘:重塑“素质”定义,让教育评价回归公平与专业

 在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语境下,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从未停歇,然而,其核心——“素质究竟为何——却常常陷入狭隘的困境。当人们热议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在高考中享有的优势时,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浮出水面:难道只有琴棋书画、跑跳投掷才算素质?那些在田间地头精通农艺、在工厂车间锤炼技艺的实践能力,难道就不配在高等教育的殿堂中得到认可与加持吗?这种选择性的素质定义,不仅制造了教育评价的壁垒,更引发了对教育公平的深刻质疑。

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

霧鎖長河,晨曦渡影


 

相邻权中,邻居的容忍义务的底线在哪里

 民法典中关于相邻权中,邻居的容忍义务的底线在哪里?个人认为,对于邻居的容忍义务,是部分让渡个人权益,但是这个“让”是要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不会对自身的合法权益产生长期的,不可逆的损伤。比如,邻居家里有红白喜事,这两三天的时间,家里吹吹打打,热闹非凡,这种短期的侵权行为,邻居有容忍的义务;又比如,邻居出门,必须经过你家门口属于你家的地,在没有将你家的地毁坏的情况下,哪怕你们两家的关系非常不好,你也应当同意并容忍。

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

规范快递末端配送服务,打击快递企业虚假宣传

 背景:

当前,中国大陆快递行业在末端配送环节普遍存在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经常出现未经收件人同意将包裹放置在快递驿站,而非按照约定地址送货上门的情况,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与快递服务合同的约定相悖。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末端派送成本与收益的矛盾,部分快递企业提供的派送费用不足以支撑高质量的末端服务。此外,部分快递企业在宣传其服务范围时,存在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行为,将实际无法有效覆盖的区域纳入服务范围,误导消费者。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定,规范末端配送行为,但是实际执行不到位,大量快递企业视规定为无物,依然我行我素,并在各种渠道试图将用户与快递公司的矛盾转嫁为用户与普通快递员之间的矛盾。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规范快递市场秩序,提升快递服务质量,特提出以下建议:

彈窗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