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工作,除了把我弄进工厂的那老乡——老鬼(所有人都称他老鬼,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这么叫他,仅仅是因为他姓“隗”么)像大哥一样给了我很多帮助外,有几个人是不得不聊一聊的。
或许都是打工者吧,在工厂工作的日子里,许多人给了我许多的帮助。刚进厂的时候,第一次操作电脑车是一个叫黎家宜的女孩子教我车的D字扣,也算是我的启蒙老师的了。车了一天的D扣之后就是车的那种短带,中间车一条直线,当时觉得挺难的,老是车不好,第一天仅仅车了400多条,第二天才八百多条,自己还觉得挺有成就感你的,跟老乡说起,,他说别人一个班就可以车那么多,他的一句话彻底把我搞郁闷了,我告诉自己,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做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基本达到了他所说的那个目标。
但是苦日子还在后头,车完了短带再车别的物料的时候我的速度又跟不上去了。虽然我拼命地努力,但总是赶不上别人的速度,甚至比我后进厂学习电脑车的人的成绩都超过我。一种巨大的挫败感和危机感笼罩在心头。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我确实也够笨的,一直都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进厂两三个月了,竟然自己连车针都不会装,每次换模都要找上司帮忙,换做现在的我,早就不耐烦了,这么久这么简单单的东西都还没有学会,这样的员工不要也罢。但是那时阿玲(当时我的直属上司)没有指责我,帮我一一做好,我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工厂的日子也不好过,在加上我自己的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因素,内心一直有一种不安,特别是当阿玲说 一年后考试成绩还是G等的话,公司将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时候,这种危机感来得就更强烈了——如果想要不被淘汰出局,那么我只有更加的努力。
2009年三月份,我们工厂开始在Q32组(名称几经变更,现在称为Q310组)试行精益生产,,我从Q2电脑车调到了Q32组。精益生产的模式,所有的电脑车工序都要在组上生产,当时的电脑车组长也不再管Q32组的电脑车,所以,所有的一切都要我自己来。
在Q32组的日子,就像是在魔鬼训练营,是最苦最累的,特别是当一件事情你明明不会确偏偏要你自行解决的时候,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心情,相信很多人都能懂。
但是危机也是转机,我很庆幸当初在Q32组接受了那种魔鬼式的训练,接受了那种凡事要靠自己的理念。因为精益生产在我们工厂是一个新的东西,而Q32组有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组别,为了推行,工厂为我们组的员工做了很多关于精益生产方式的培训,也是真正全面系统的推行了精益生产的组别。在试行精益生产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精益生产的理念,方式方法,比如说JIT生产,拉式系统等等知识,是其他后面的组别无法学到的东西。同时,凡事自己解决,培养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现在所运用到的知识,很多都是在哪个时候学习到的。可以这样说,没有在Q32组的经历,就没有我的现在,或许我还是在电脑车组做一个最普普通通的电脑车工,甚至连电脑车最基本的一些东西都无法自己搞定。
当然,没有别人的帮助,仅仅靠自己是永远无法成长的。在Q32的日子里,之所以能够学到那么多关于电脑车的知识,离不开韦炳锋先生的帮助,除了自己摸索的一点外,其他的很多都是他们教给我的,虽然那时候他根本不认识我王海艳是谁,也不认为他在教我什么,但是作为一个从他那里学到知识的白丁来说,哪怕是一丁点,也是值得感谢的了。
当然,在一个工厂能够成长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帮助就能够了的。我很庆幸,我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好人,很多愿意无私奉献的好人。如水哥,如小容姐,如云姐等等,在我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之下,他们能够把自己会的那部分无偿的教给我,我是不是应该在这里特别的感谢他们呢?